在上午天晴,下午陰雨的日子,於朱銘美術館有場藝文聚會正在進行著。一切都從JM朱銘美術館季刊《看不見的美術館》開始發生。從雜誌交寄、回信致謝、彼此加油打氣,到實地參訪,一個小小動作便牽引出如此有機的發展,從各自獨立到聚眾互動,情感串聯於焉形成。
再一次進到群山環繞下的美術館,多年前的參觀印象又浮現心頭。沒有一般美術館拘謹、隔閡、高深莫測的氣氛,朱銘美術館有的是放心、享受、沒有距離的從容感受,戶外展場突破了空間界線,也突破了藝術作品與群眾的分際。看著老老少少或擺起作品姿勢拍照,或索性坐躺在作品上,心裡懷疑著難道館方「開放」到可以接受後者行為嗎?忍不住問了育華,她說不鼓勵這種行為,雖然在群眾參觀前會作宣導,但限於人力,還是無法避免此類情形發生。後來在咖啡屋閒聊中,得知曾有小學生因「親密接觸」造成作品損壞,而館方要求的代價是讓該名學生到美術館當半天義工。我想,或許可稱之為「美麗的犯規」吧!這美麗發生於館方的抉擇,以及犯規後的各種後續發展可能性。
作為一私人美術館,其經營管理必有一套機制,財務壓力想當然也是莫大的。在馬執行長的導覽下,我們看見了經營的用心與巧思,感染了作品散發出來的能量與人性。
朱銘老師享譽國際的作品,放置在戶外展場上,注定要承受大自然風、日、雨的洗鍊,不是青苔滿佈,就是風化蝕銹。基於作品保存,不得不採取措施呀!於是工作人員定期做作品修復以及青苔清除作業。然而朱銘老師認為,那是大自然創作的肌理紋路,是作品生命的一部分,就算最後毀壞、消失,也是回歸完整的生命循環。驚喜朱銘老師對待作品的態度之際,也讚嘆工作人員巧妙地取得了平衡,從而記錄起作品在不同狀態下的變化,宛如一部生命史,也是另一件「作品」的誕生。
「不能只賣朱銘」,所以朱銘美術館建立起和社區、學校的網絡,園區內諸多貼心小設施與規劃,令人感覺溫暖,美術館伸開雙手,讓愈多老少、形形色色的人進入到這個藝術教育園區,看見了美術館。
或許在大家進來之後,朱銘美術館也能「走出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