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高興不起來
這給了地方抗爭行動不好的示範
似乎透過網路連署、媒體曝光、環保團體領導向政府遊說/協商、替政府擬定替代方案等操作
行動就能成功或者獲得有效的成果
1.網路連署
我倒現在仍然不知道在台灣網路連署有何屁用
(雖然反淡北這次除了網路連署,還有在地居民的簽字連署)
這5年來(或者更久)
網路連署變得非常氾濫
不管大小議題一大堆狗屁倒灶的事都要來一個網路連署
好像這樣搞才有正當性才是社會議題公民事務
可是號召一大堆人連署後
連署人完全不了自己的連署究竟價值多少發揮了什麼影響
不了連署書/名單何時送給什麼鬼單位或豬肝狗代表
然後對他們形成多少份量的公民輿論壓力
更不了連署進程人數達到多少了
我認為台灣搞網路連署者不僅草率沒肩膀
也讓大眾覺得他能行動的就是在網路上署名如此而已
我對網路連署唯一一個好印象是在Avaaz.org-The World in Action的連署經驗
不僅清楚顯示連署成長人數
還告訴你什麼時候去什麼高峰會議遞交連署書
然後造成什麼影響產生什麼結果
2.媒體曝光
我不反對透過媒體曝光讓更多人(包括社區在地人民和社會大眾)關心或參與行動
可問題是在地組織並沒有跟著一起起來
在地人關心此議題的程度搞不好還比外縣市的人少
而且通常是只重視媒體曝光而忽略在地經營(或認為不那麼重要、沒那麼快看到效果?)
3.環保團體、政治協商
環保團體的議題操作略過不談(大家都知道了)
而且環保團體的介入也讓行動有類似第2點的情形(有環保團體介入就安了,社區居民的串連組織就不那麼重要了)
由環保團體帶領去和政府遊說協商這一點在我看來實在非常礙眼
有本事影響環保署、行政院
什麼事都你們去跟上層喬就好了
幹嘛還搞一個反對聯盟
然後就是頻繁的開會
除了開會還是開會
而最初的在社區擺攤連署根本早被大家遺忘了
4.替代方案
這個我其實不反對
因為我們總有一個想要的生活藍圖嘛
可是需要提出的是一個方向
而不是細部規劃
那是公務米蟲的責任(拜托,養豬是來幹嘛用的,年終獎金他們還提前領了勒)
反正
我就是高興不起來
* * *
淡北道路發包破局 蓋路危機暫時解除
-居民不敢鬆懈 未來將持續監督環評
台北縣政府強力主導開發的淡北快速道路,原本預計在年底前發包動工,在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的努力下,發起上萬人的連署活動,呼籲各界重視河岸景觀與紅樹林生態,引起極大的反對聲浪,終於獲得初步成果。繼環保署宣布要進行環評後,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於12月8日決議收回本年度給台北縣的「擴大內需」預算,讓淡北道路無法在年底前發包動工,淡水的蓋路危機暫時解除。
今年初開始,北縣府與淡水鎮公所從虛應形式的說明會、粗暴的土地徵收過程,種種作為引起淡水居民反彈,道路興建對於紅樹林與河口生態的影響,也被輕描淡寫地帶過,讓保育團體不得不站出來連署呼籲,縣府卻不知尊重民意,仍然以強勢姿態進行道路開發。
一度宣稱「違法也要發包」的周縣長,爭取了6億元的「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先是不顧林務局建議紅樹林保留區不宜開發的意見,再強壓台北市交通局妥協,更堅持道路免環評,硬槓環保署,最後想以政治協商來強行發包第一標工程(紅樹林至竹圍),造成既成事實要脅中央及臺北市完成全段工程,幸好有民眾力量持續地監督與抗議,讓淡北道路拖延至今,今年度的預算不得不被行政院收回,本案終於可以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在反對淡北道路的過程中,今年7月由當地居民成立的「反淡北道路聯盟」展現了民眾團結的力量,22個關心生態永續發展的團體更聯合發起「反對淡北快速道路、守護河岸景觀生態!」連署活動,道路沿線許多淡水、竹圍、紅樹林等地的社區居民以及各地關心淡水的民眾紛紛起而行動,但也飽受生活上黑影幢幢的威脅,甚至面對地方勢力舉辦的遊行造勢,憑著決心與勇氣一路走來至今,至少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一直擔心為消化預算趕年底草率發包的狀況暫得解除,令人欣慰。但目前北縣府尚未放棄開發淡北道路,本案進入環評後將是另一個戰場的開始,「反淡北道路聯盟」不敢鬆懈,也將會持續準備與號召更多人關心淡水發展,在社區持續舉辦環境教育活動與相關討論,為未來半年內即將進行的環評程序作好應戰準備。
在此感謝各界的聲援與支持,後續發展仍須大家的持續關心及監督~
反淡北道路聯盟 敬上
* * *
堅持環評 淡北道路發包破局
【聯合報╱記者林敬殷/台北縣報導】
2008.12.09 01:52 am
紓解淡水鎮交通的淡北替代道路闢建計畫,原預計今年底前發包,昨天宣告破局,對於一度表示「即使違法發包也在所不惜的」的台北縣長周錫瑋而言,不啻為一項打擊。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昨天下午開會,討論「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補助地方建設583億元節餘款再運用事項,針對台北縣部份,原本由台北縣政府提出6億元預算做為興建「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興建計畫經費,因涉及環評爭議,為避免無法在15日前完成發包,導致經費被中央收回,淡北道路計畫已暫時擱置,由「三重永安涵洞、文化路地下道及五重溪第1標」等3項計畫「取代」。
台北縣政府已發文交通部,請再度邀集行政院及環保署進行協調,不過台北縣政府私下也表示「機會很渺茫」。對於計劃受阻,台北縣長周錫瑋重申淡北道路應不做環評的立場,不過他也首度表示如果需要環評,那就環評,但一切應依法進行,法律怎麼規定,怎麼做。
淡水鎮對外交通十分壅塞,假日更是常堵車,台北縣政府為求改善淡水聯外交通,規畫沿著淡水河岸北側興建一條替代道路,計畫推出後即成為當地建商銷售建案的重要題材,周邊地區也推案不斷。
不過,推動闢路過程卻一波三折,遭部分淡水民眾與環保團體連署反對,台北市政府更以違反大眾運輸政策為由,不願替北縣背書,周錫瑋為此大罵北市府「縣市合作最不愉快的一次」。
淡北道路無法闢建的關鍵在於環保署分別在10、11月兩度致函台北縣政府,認定北縣府規畫的路線是民國89年原環評案的替代方案,依法必須重新進行環評,否則不予開發,北縣府若逕行動工,可依環評法開罰。
縣政府不服環保署說法,多次向交通部及黨政高層要求解套,不過列為北縣擴大內需方案的指標計畫已被迫變更,能否起死回生,環署的態度將是最後關鍵。